企业实现净利润是什么?
1、盈利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收入比成本多了一些,多出来的这部分钱就是公司的利润;
2、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赚取收益,在经营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获取利润,就需要增加销售额的同时减少成本支出;
3、企业要提升盈利能力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提高销售效率(同样的资源条件下,更多的产出),降低成本费用(同样的产出情况下,更少的投入)从而增厚企业的净利润。 企业盈利的三种方式:
①、低成本运作——以较低的成本和比较少的资源投人获得同样甚至较多的销售收入或产出;②、高售价——以较高价格出售同等数量的商品或以较少数量的销售获得同等金额的收入;③、提高销售量—一以较为少的投入获得同等金额的收入或多些销售收人。
4、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
②、公司的资源和能力;
③、公司运营的效果(决策与执行)。
实现净利润是未分配利润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可供分配利润的基础,是税后利润,即通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到的金额。通过会计利润的计算可知,净利润即实现净利润是在企业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再减去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以及计提了所得税费用之后的数额,也就是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对会计利润进行最终分配后的结果,是企业最终实现的税后净利润。
对投资者来说,实现净利润的增加,是他们财富实际的增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除年末按照公司法规定在分配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外,原则上暂时留归企业作为未分配利润使用,以弥补今后年度企业可能发生的亏损及进行必要的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作为未分配利润留归企业以后分配使用,一方面使企业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企业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为今后可能发生的亏损做适当准备,以备将来弥补亏损之用。
实现净利润与未分配利润在数量上都是企业留归以后分配的利润,它们在未进行实际分配之前的所有者权益是属于投资者未确定具体的用途,留归企业以后分配的利润,一般也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主要资金来源。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净利润在分配前不能算作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包括分配普通股和优先股的股利等)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之后,其留归企业投资者今后分配、使用的所有者权益,才是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和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