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投资了多少?
1898年,光绪帝任命盛宣怀为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当时,清廷准备在天津小站练兵,并决定筹建一所新式学堂,即北洋武备学堂,以培养军事人才。
1899年初,盛宣怀聘请德国陆军中将、军事教习马格里(Marquis von Marradi)为总教习,选派袁世凯率军入德学习军事,并委托他选择校址建造学校。袁氏到德国后,经马格里推荐,购买了普鲁士王太子腓特烈·威廉的学校,作为武备学堂的校舍,这就是如今的“柏林洪堡大学”的前身。 1902年6月4日,《中德通商航海条约》第十一款规定,中方有权派遣高官子弟前往德国留学;第二十二款又规定,两国应选派出国留学生,专门“学习军政,并选出各兵种学生,分送各地军学”。据此,京师同文馆与京师大学堂于次年相继设立“德语班”和“德文班”。 1905年,两班学员共计30人,由德国总督派专车送往柏林洪堡大学,作为正式学生注册入学。他们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六年,最多者达九年,均享受免费待遇。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学完规定的课程以后,可继续留在德国研究院深造,直至取得博士学位。
除提供奖学金外,清朝还定期向德国政府交纳“学费”。根据清末外交部的档案资料,从1902年到1911年,两国共签定12个有关教育、留学的协议或换文,清政府总共付给德国政府经费342万银元。 这些费用主要用于支付留学生的生活费和往返路费、购买图书仪器以及建校费等等。 例如,京师同文馆的留学生李仲良(字秀川),于1906年至1917年间在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Dr.Phil)学位,他的家庭就为此支付了将近16万元人民币。 至于那些官费留德的学生,虽然免交了学费,但需要自付食宿费和交通费等。据德国使馆的会计统计,一个留德中国学生每年大约需要1200马克(约合600美元),而当时德国大学的奖学金约计1000马克(约合500美元)/年。自费留德的中国人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