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拒绝了滴滴的投资?

危之婉危之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滴滴在成立之初,曾先后获得中信产业基金、腾讯、淡马锡等投资机构的青睐,然而最终成行的仅有软银赛富和腾讯这两家,其中,软银赛富出资5000万美元,占股12.4%,为最大外方股东;腾讯则出资1亿美元,占股8.4%,为第二大外方股东。 为何当时吸引这么多的投资机构?

首先,自然是看中了滴滴拥有的庞大流量。众所周知,滴滴自2013年正式进军出租车网约车业务以来,便迅速占领市场,仅两年时间便掌握了90%的出租车网约市场份额,同时还将业务扩展至海外,成为国际知名的打车软件。 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滴滴已在全球200多个城市中开展业务,服务乘客超过10亿人次,注册司机超2000万,日订单峰值高达700万单。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无疑是极具价值的,能够拥有如此海量用户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多,因此滴滴自然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追捧。

其次,滴滴成立的初衷便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解决出行行业诸多问题,如出租车行业“乱喊价”、乘客打车麻烦等诸多问题,因此如果投资滴滴,便能从中获益。当然,滴滴的发展也的确没有让这些投资机构失望。 成立六年后,滴滴终于成功赴美上市,这也就意味着当初投资滴滴的这些机构均可以兑现收益了。不过却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投资滴滴而损失惨重,如最早投资滴滴的中信产业基金就被迫通过法律程序追回部分款项,而这也是令滴滴创始人程维最遗憾的一点。

虽然后来滴滴陆续进行了数轮融资,但外界始终有传言称,若滴滴顺利IPO,这些被拖欠的资金就有望得到解决。不过现在来看,这个愿望似乎很难实现。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或许滴滴曾经拥有的海量数据也被这些投资机构看中,毕竟数据价值在当今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区之浩区之浩优质答主

最近有一家叫“悟空洗车”的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滴滴为什么要砸下2000万元投资洗车行业,并亲自下场?》的文章,披露了今年7月滴滴以2000万元投资悟空的经历,还把此前双方合作的消息都公之于众……但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美好。

一位参与融资的人士表示,双方合作只是在个别城市的滴滴专车试点免费洗车服务,谈不上“砸下2000万投资洗车行业”,滴滴方面的投资也并未到账,双方在多个问题上谈不拢后,悟空终止了本轮融资。目前,滴滴APP上已经搜索不到关于“悟空洗车”的项目信息。

悟空的举动令人费解。从创业公司的角度来说,获得战略投资方的资本加注,向外界揭示了公司业务的成长空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及时发声宣传是情理之中。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融资新闻往往能成为公关手段,但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新闻发出的背景、时机和内容是否足够稳妥。对于双方来说,投资方的钱还没有到手,公司就将融资消息大肆传播,难免会令投资方觉得不尊重。

从媒体方面来说,文章中没有对信息的来源做出验证,标题党、蹭热度的嫌疑明显,降低了媒体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此外,文章内容将双方战略合作的情况描写得天花乱坠,而融资失败后只字不提,没有为读者负责的态度,反而会适得其反,当公司再次发布消息时,人们会因此失去对此的信任,甚至觉得公司公关手段低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