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原因?
这个成本,包括的内容比较多 人工成本,这个很好理解 对生产的投入,原材料,辅料,备品等 是否有新增采购或者耗用 设备是否折旧完 车间产线是否新建或改建 环保设备是否投入运行 是否需要处理之前的废品损耗 员工工资是否上调 五险一金是否缴纳 是否发生了劳动纠纷等等.... 除了直接体现在利润表的制造费用以外,还有很多隐性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做好全面的预算规划工作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很多创业型的公司,都是老板一边做着市场一边盯着生产,这样的模式很容易造成成本的上升而不知道为啥成本上升的困境。 提前规划好企业每一步的发展很重要。 做研发需要预算研发所需要消耗的材料量并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保证材料的充足; 做销售需要做预算来控制销售费用,购买宣传用品以及可能发生的差旅费都需要考虑在内; 做生产需要预算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劳动力,水电,环保,固定资产折旧等一切有可能发生的费用。 只有做好每一步的成本预算并且认真去执行,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清楚地知道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
一、能源价格与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
在我国,煤炭价格2003至2008年涨价61%,2008至2012年涨价高达96%。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也不断增加,国内工人每工作小时成本从2005年开始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而马来西亚、墨西哥、波兰的增速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能源价格和人力成本在中国的过快增长,造成水泥单位生产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国内水泥单位生产成本已逼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4倍,这一现状制约了中国水泥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使得企业运行成本提高
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因此大气污染特别是PM2.5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问题。目前建材和水泥工业排放的粉尘量已分别超过全国粉尘总排放量的16.9%和15%,已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发生重大变化,在今后很长时期内,能源工业依然以煤炭为主要原料,这就为粉尘和颗粒物的排放提供了大量源头。而且近年来,水泥产业布局的重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以及我国南北主要水系的发源地,因此未来国家对水泥工业主要“三废”排放——固体废弃物、废水及气体污染物,以及对能耗等的控制将更加严格。
三、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影响水泥产品平均价格
在市场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水泥行业投资规模和产量增长过快,导致供给远大于需求,行业总体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各地区低价恶性竞争时有发生,2011年和2012年由于产能持续过快增加,同时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全国水泥产量增速开始放缓,全国价格也出现下滑,行业盈利下滑严重。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21.8亿吨,与2011年的21.8亿吨相比,仅增加980万吨,增长幅度下降到0.45%,而2007年至2011年平均增长幅度为9%,出现了罕见的零增长。2012年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比2011年下降3.4%,水泥产量零增长和全国平均出厂价下降,致使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2012年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仅631亿元,同比下降31%,销售利润率仅为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