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北京摊大饼发展?

辛永辛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小时候,有一年夏天,早上起来,发现邻居们都不见了,家里只有我自己和一条大狗。我跑到胡同口,问一个早起卖煎饼的大叔,说我家怎么都没人啊!他说你家搬走啦!我说为什么啊 ?他说因为你家穷呗!

我当时很震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直到晚上我妈回来,我把这件事跟她说了之后,她也很惊讶,就说:我们真的搬家了呀?后来一问,果然是。

那天晚上,我和妈妈收拾了一晚上的行李。我还记得,妈妈一边收拾一边跟我讲,我们这个房子租金真的很便宜,跟房东也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所以临走的时候,也没少给房东打招呼。虽然我觉得那间房挺不错的,还有个小院可以玩,但是我知道,爸妈肯定是为了挣钱才租的那间破房子。 第二天一早,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去上学。只是回到家以后,发现家里多了一张新桌子,上面放着一只旧台灯,而那间破房子,已经变成了记忆。

后来过了很多年,我才明白,那是北京在大力发展经济,把所有的低收入家庭都赶出了市区,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拆掉了所有低收入家庭居住的破烂民房,把所有的人赶到远点的安置房,然后在大街上建起了高楼大厦。

那时候没有“拆迁”这个说法,因为要发展嘛,肯定是要有牺牲的,那些牺牲的人,被称之为“拆迁户”“拆迁队”。当时还没有《拆 迁法》,所有的房屋都没有补偿,都是“无偿支援建设”。

后来有了《拆迁法》的时候,已经是2001年了。而我,也已经离开了那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到外面读书去了。

糜娅彩糜娅彩优质答主

北京“摊大饼式”发展,又叫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特大城市“摊大饼”式扩张,是一种没有核心新城的、只靠中心城区的极核式的发展,它不是在大城市基础上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体系的扩张,而是单一、分散性的扩张。“摊大饼式”发展是北京城市发展与扩张过程中表现的一个突出特征。“摊大饼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发展速度比较快,无重点、全方位的拓展,空间不断延伸。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1951年在规划北京城时,就提出过“大北京”设想,就是以护城河为界分成内城和外城,中心区为核心区域、内城为建设区、外城为分散区。在建设区和分散区外环绕绿化带,绿带外是新的发展区域,包括卫星城。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的北京人口仅232万,其面积有1000平方公里左右,当时的建设区只占了其中非常小的部分,北京人口都住在内城及什刹海周边地区,城市交通的中心地带在西单与东单地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