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消费什么最多?

冼涵梓冼涵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北京上大学,又刚好在毕业季的我(我毕业啦!)真的深有体会,之前在学校一直没什么钱。不过毕业了终于能赚钱了,但发现在北京赚钱养自己真的很难! 一个月2000-3000的工资,房租1500左右,然后吃喝拉撒,交朋友,购物,还想要攒点钱,真的很困难....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不觉得,现在突然要独自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真的好难好难。 首先交通就很贵,坐地铁基本上一星期就要花近200元;其次吃饭,食堂吃顿饭一般都要15元以上,要是下馆子更贵;最后租房,合租的话大概3000元左右,要是独立居住那就更贵一些。

这些只是基本的花销,算下来一个月也就剩两千多元,还要留点存款以防万一。 其实,每个月省下600元就差不多能够交房租和交通费了,这样就能省下千元来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用来旅游。 但现实情况是,我身边的朋友都有每个月省吃俭用,却依旧月光的情况。 我想,可能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所以从小比较任性。来到大学,没有人管束,更没有经济压力,所以花钱就会没有顾虑地大方。尤其是女生,可能一件衣服就要几百块,化妆品、包包、首饰等更是不用多说。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由支配钱的权利,只要不违法,也不伤天害理,这么做都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每月拿着有限的收入,还要承担房租、水电、生活用品及应急款项,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些什么,不必一味追求“高大上”而浪费钱财。 毕竟,钱虽然靠工资赚,但却要靠节约省下来,才最靠谱儿。

蒙麝銮蒙麝銮优质答主

大学生的消费可从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维持基本学习和生活所必备的刚性开支;第二部分是满足个人爱好和发展所进行的消费;第三部分是社交等花费。调查表明,受访大学生中,43.1%每月花费在500元及其以下;30.7%每月花费在501-1000元之间,消费在1000元及其以上的仅占26.2%。大部分大学生的花费在1000元以下,可以推断,调查所得大学生月均花费604.9元比较符合实际。大学生花费水平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大学生月均花费为749.5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大学生花费分别是557.8元和546.8元。西部和中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4.6元。地区差异主要是由生源地家庭所在地收入水平决定的。高收入家庭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多的花费,生源地经济水平越高。大学生的花费越多。各高校大学生花费存在明显差异,花费最高的是中央高校,月均花费达到1263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花费最低的是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月均花费为443.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6%。高校隶属关系、类型与性质不同,收费有较大差异,中央的、重点的、师范类院校收费普遍较高。

从消费结构看。占比重最高的是电脑及网络花费。月均花费41.7元,占11.8%;其次是手机花费,月均花费39.9元,占11.2%;再次是衣着花费和文体活动花费,月均花费35元,占10.2%;位居第五位的是娱乐和旅游花费,月均花费33.5元,占9.7%。最低的是书杂费,月均花费18.4元,占5.4%。从消费比重的高低可以看出。随着现代科技、信息化的发展,现代大学生非常注重知识更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用于电脑及网络的花费大大超过了用于书杂的花费。

与2002年调查结果相比。大学生意在学习和娱乐方面的消费大幅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电脑及网络花费、购书花费和娱乐旅游花费,增幅达到了148.6%、130.9%和118%。这三项花费的增幅远远超过其他各项花费的增幅。增长较慢的是生活费、购衣着和购体育用品花费,这三项花费的增幅与各项花费平均增幅相当。

与2002年调查结果相比,各项消费的比重发生变化。其中有两项花费比重提升较快。其中电脑及网络花费比重提升了5.6个百分点,娱乐和旅游花费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两项花费主要是用于提高个人素质和享受娱乐方面的。有五项花费的比重下降超过了一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是生活费、文体活动和购体育用品花费。这三项下降幅度较大的花费主要是属于基本生活和学习花费,比重下降说明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花费有所下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