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如何转化为净资产?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的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营业收入,二是投资收益,三是营业外收入等。企业实现利润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利润分配,是指对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分配,以满足企业自身再生产的需要和投资者对利润分配的要求,包括: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用于企业以后年度弥补亏损、扩大生产,或转增资本金及集体福利支出,是企业利润中保留用于上述需要的部分。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利润。因此,企业的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及未分配利润合称留存收益。从账户来看,企业的利润通过“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并进行分配,分配后的本年利润的净额作为“未分配利润”在“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的余额反映。
企业实现利润后,经过了上述的分配,将按国家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和经过股东会决议分配的红利等分别记入“盈余公积”和“应付利润”账户的贷方及其明细账户,那么,“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与“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分配利润的数额相等。此时,根据会计报表的编制原理和实际核算的要求,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这样,“未分配利润”账户将反映本年度全部利润的分配情况。因为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及未分配利润的合计数即企业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的有关明细账户,均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因此,企业的利润,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留存收益,即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形成企业的自有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