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企业对外担保?
1.看金额 对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考察,首先需要看该企业的融资规模、负债率等数据,而担保的金额就是反映企业负债水平的数据之一,一般认为,如果企业对外担保的金额占到净资产的50%以下,那么该企业的债务风险属于比较安全的区间,但如果比例过高(如超过70%),则应慎重对待; 2.看用途 一般情况下企业担保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日常生产经营,二是为了融资需求。
如果是前者,需要关注被担保方与企业的业务往来是否具有持续性、关联交易是否公允。因为如果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往往最先“下手”的就是供应商(采购商),这种情况下,为上下游客户(包括经销商)提供担保可以理解,但是应该对被担保方的资信和还款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增加贷款的风险缓释措施,以防万一; 如果是融资性担保,则需要进一步考察借款的实际用项,是看它真的用在工厂建设上还是在财务成本上。
对于以融资为目的的担保行为,应重点审查公司是否具备相应的主业资格且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是否达到一定标准,是否存在同业业务或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包括但不限于母公司、子公司及所有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况。
3.看期限 原则上说,担保的期限越长,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越大。在判断企业担保行为的性质时,要注意观察其担保期限的长短。一般情况下,若企业面临短期资金紧缺,则会选择期限较短的银行借款,通过抵押等担保方式获得融资;但是如果企业本身存在长期盈利前景下滑的压力,则可能会选择期限较长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通过担保的方式获取融资,这时就需要特别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