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怎么不上市?
国内上证的陶瓷上市公司有10来家,创业板56家。但是全球范围内的陶瓷企业上市的就很少了,目前能查到就4、5家。 先来看看已经上市的陶瓷企业市值表现如何 再看看其他建材领域的上市公司表现 从整体表现来看,虽然部分时候跌得太多,但是基本上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在2008年和2015年分别出现了两次大幅度下跌,跟当时的全球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每次都是大盘大跌,这些板块跌幅明显,作为小市值的建材类公司更是不能幸免。
从股价波动来看,似乎跟企业经营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都有周期性,比如房地产周期的影响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都体现在股价上面。 但是大家忽略了,其实建筑材料是一个相对非常稳定的行业,特别是瓷砖这种产品,除了本身的质量和品牌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渠道建设的能力。所以,渠道建设能力不足的企业,即使投入生产,最终可能也是亏损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2009年到2012年间,当时国家的四万亿投资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巨大。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档,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国内建筑陶瓷行业的景气度一直居高不下。 自2013年开始,国家大力推行环保政策,关停及限制很多落后产能。同时,地产调控不断升级,作为地产后周期的陶瓷行业受到较大影响。2014年后,虽然国家持续降准降息,并且启动基建工程,但是对陶瓷行业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整体处于萎靡状态。直到2015年下半年,随着整体经济的企稳,再加上房价控制目标的调整,建材板块才有所起色。 但好景不长,2016年之后,虽然宏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但是建材行业却再次陷入低迷,直至现在仍然没有彻底走出困境。 纵观整个建材领域,虽然有很多细分市场,但是真正能够做大的不多。而且大多数企业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凭借市场的认可获得资本的青睐。
目前,中国瓷砖市场规模约700亿元,仿古砖市场规模约200亿元。根据欧睿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瓷砖产量约54亿平方米,进口量约为8.56亿平方米,出口量约12.9亿平方米。也就是说,我们的瓷砖产量足够满足国内近10倍的市场需求,而且产能严重过剩。 在这样极度竞争的环境下,如果不注重渠道建设和产品差异化,很难得到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