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要争当负翁?
这个题目其实有点误导,所谓“负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债者”。 这里所说的“责”,其实是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责任,而非债务的责任。上市公司最大的责任就是为股东提供投资回报,因此财务上的责任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增值。所以财务上负责的办法就是节约成本,包括减少开支和推迟纳税。 当然,我们一般不会提倡那种极端的做法--为了省钱不惜一切代价(比如无底线降价、无偿捐款……),这样的企业迟早要完蛋的。
我们讨论的这些方案,都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对于不同风格和企业来说,实施起来会有区别罢了。 所以问题的本质其实在于:如何在不增加支出或者少增加支出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或减少损失,从而最大化企业价值? 我想这是每个管理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举个例子: 假定A公司和B公司同属一个行业,2013年的营收都是1亿元,税后利润都是5000万元。但是到了2014年,A公司的营收下降至9000万元,而B公司却增加了1.1亿元,达到2.1亿元。那么尽管A公司净利润依旧保持5000万元不变,B公司却多了6000万元,高达2.7亿元! A公司的管理团队肯定不乐意看到B公司这样野蛮生长,抢占自己的市场,因此他们思索对策。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采取“低价+促销”的手段,也就是打价格战,企图以此遏制B公司的扩张势头。
如果A公司也学B公司那样扩大开支去砸广告、砸渠道费用,显然非但不能遏制对手而且会削弱自己。这时候正确的打法应该是减少利润分配--即减少支出--来加大在营销方面的投入,甚至可以考虑以低于成本的售价销售产品(这个前提是不能亏损),以此来迅速提高销量,巩固市场份额。只要A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就可以防止B公司进一步侵蚀自己的利益。等到A公司恢复了元气,再考虑恢复利润分配也不迟。
做企业的,大都不愿举债经营,生怕背上沉重的负担,稍不留神,就会因债务缠身而难以维系。现在有一种“反常”现象出现了:有的企业千方百计地借债,甚至有意当“负翁”。
人们都清楚,企业的资产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增值。现代企业要占领市场,“站稳脚跟”,都得有相当的规模来“支撑”,不然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大都企业规模,一方面靠企业所得利润转化为企业资本来扩大;另一方面靠负债扩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花钱办事,欠账不还”。有人给这种企业起了个别称——“负翁”企业。
当“负翁”企业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是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首先,有“免予纳税”的利益。企业生产经营要纳税,投资也要纳税,企业拿一笔钱投入生产经营,等于先纳税后办事。要是向银行借了一笔钱从事生产经营,生产收了回钱,再连本带利还给银行。这样一来,实际上等于“免予纳税”从事投资,这样投资赚了钱就是净收入。所以,一些企业千方百计地找银行贷款,以便有更多的钱投入生产经营。
第二,能以欠款购进物资。企业如果资金不足,要购进某笔急需的生产资料,可以按照供需双方“货到后付款”或“到期货付清”等约定购进,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占用,使自己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
第三,借债投资,能以较少的自有资本支配较多的社会资本,使自己的企业在规模和投资效益上接近或赶上大企业。
做“负翁”毕竟有风险。企业借了债,到期不还就得受罚,债务多了,难以偿还,还有破产的危险。做“负翁”企业要讲策略,并不是欠什么债、怎么欠都有利,关键是要算好“得失”账。凡是借债投资确有把握赚大钱的,应当大胆地举债。没有把握或者投资赚多少钱心里没底,就不应该冒失地做“负翁”。再则,企业欠账的主渠道应当是银行,对其他企业的欠款应当控制和及早收回。企业欠其他单位和部门的钱,是要追索和付息的,特别是不能欠工资、医药费、教育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