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为什么?
先回应一些上面的评论,有些说是为了融资,有些说是为了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其实都不是,融资和同业竞争问题之前已经说了,不是主要原因。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伊利用近20%的净资产买了金河田呢?
从伊利的财报来看,2014年-2016年上半年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仅仅增长了3.9%,而同期收入却增长了5%。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利润增幅小于收入的呢?我们仔细分析伊利报表可以发现,期间费用的增长远远大于收入的增幅 (注:研发费增长迅猛,但比重依然很小),特别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合计同比增长了13.7%,营销投入的增加是造成利润增幅小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收购前的一堆商誉,还有那近3亿的应收账款,是不是感觉心里平衡了一些。 (注:此处只展示了与金河田有关的商誉,其他商誉未展示,防止一次性冲销影响太明显。) 从以上来看,此次收购对伊利短期业绩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甚至可能会有所拖累,但是长期来看,如果能整合优势资源,达成预期效果还是能带来显著增长的。
另外,从三季报来看,收购之后的财务数据显示出了相对较好的融合态势,各项指标都显示出了较理想的表现。 我们来一起看看具体的数据吧。 首先来看一下营业收入 其次看一下成本支出 最后看一下净利润 从数据上来看,无论是营收、成本还是净利润,收购之后均能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合并报表的目标。当然,具体的还需要深入的进行调研和分析,毕竟时间还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本次收购并没有造成伊利的资产负债率出现明显的增加,但是有息负债的数量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增幅,从118亿到125亿,增加了7亿元。不过相比起恒大、融创这些同行,伊利的负债水平还是很低的,仅77%的净资产覆盖率。 (注意:此处的货币资金不包含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包含的话,数字会好看很多[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