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美元贷款如何定价?
当前,国内对于人民币贷款的定价模型与定价技术日趋成熟,定价水平已大幅提升,但对于外币贷款的定价还缺乏系统研究和实践。外币贷款的定价受国际市场利率、汇率的影响较大,且品种相对单一,定价弹性较差,如何对美元贷款“量身定做”定价模型,对银行参与外币贷款竞争、拓展国际业务的赢利空间意义重大。
定价方法。对于1年期以内的短期美元贷款,银行可直接参照同业拆借利率LIBOR进行加点定价,一般加点幅度为2—5个基点(银行间货币市场报1个月LIBOR报价为0.2515%)。对于1年期以上中长期美元贷款,可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法。其定价公式为:外币贷款利率=外币存款加权平均成本率+风险溢价补偿+税收成本+目标利润+其他成本。
1、外币存款加权平均成本率。可参照1年期以上外币存贷款期限结构及市场平均挂牌利率水平测算。对定期美元存款,应兼顾资金来源结构,综合考虑活期存款定价后进行加权计算;对活期存款,由于资金来源竞争激烈,可根据业务发展策略、存贷比要求,适当参照定期存款利率适当下浮确定。考虑到银行为吸收存款支付的部分营销费用应包含在定价模型中,且外币贷款资金成本相对人民币成本较低,可按外币存款加权平均成本的80%—100%确定基础利率。
2、风险溢价补偿。按国内现行管理模式,银行外币贷款无需提取减值准备,仅需按人民银行要求提取呆账准备金,且计提基数较小,实际计提较少,该项资本成本可以忽略。因此,在计算外币贷款经济资本回报时,不考虑风险成本率。但贷款存在风险损失,为提高信贷人员风险管理主动性,可在定价中计人风险溢价补偿。外币贷款风险溢价标准可略高于人民币贷款,一般按3%确定。
3、税收成本。目前,银行外币贷款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计人定价模型的税收成本应为零。但美元贷款利息收入在结汇时将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折合为人民币,由此带来的汇兑损益应计人定价模型。损益高低主要取决于结汇点选择或汇率走势预期(现行美元贷款结汇点通常控制在小于6.85),因此计人定价模型的汇兑成本应按6.85与人民币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3.87%之比的差额确定,按现行结汇点,该项成本为12BP左右,按6.84结汇点计算,可控制在10BP之内。
4、目标利润。按国内现行管理模式,外币贷款无所得税成本,为与人民币贷款保持同一资本回报要求,在计算外币贷款目标利润时,应兼顾外币贷款收益免所得税政策、贷款不提取减值准备等实际,外币贷款收益目标应高于人民币贷款,可按15%—20%的资本回报率测算。
5、其他成本。可按有关管理规定据实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