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资产有多少?
按照2016年数据,我国的小企业占比为90%,中型企业占比为8.5%,大型企业仅占1%左右; 小企业的平均从业人员约20人,中型企业约为200人,大型企业则约3000人。 也就是说,全国80%左右的就业人口,都集中在中小型企业里。 这么庞大的群体,缴纳的税款和社保数额,当然也是不可小觑的。
以国税总局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税收收入数据来看,18万亿元的税收总收入中,小型企业贡献了4.55万亿,占到总收入的25%,同比增长了11.5%; 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贡献率分别是39.5%和15%。 至于那些没有缴纳税款的个体经营户、以及没交社保的企业员工,自然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经济的活力就在于中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 这些企业的盈利水平可能不高,但大多处于创业初期或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扩展潜力。尤其是互联网+浪潮下,很多行业都被重新定义,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
中小企业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一些待摊费用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或单位价值较高,根据国家规定列为固定资产的一切劳动资料。其具体的计算标准,按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和规定执行。其价值在规定的有效使用期限(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等)内分年分月有系统地分摊计价。我国目前按固定资产的耐用时间,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根据固定资产原价减去余值后,采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等各种方法,分年分月计算折旧,作为费用从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折旧基金的形成,又用于更新老设备购置新设备。因此,固定资产可以重复使用和形成折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改良、大修理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等支出,分年摊销;应由本期负担但数额较大,按规定分期摊销的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