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的贷款吗?
前段时间,河南洛阳一个13岁女孩因家庭贫困无力上学,只好去卖淫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上学,父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连13岁的小女孩都出来卖淫。可是,社会上还有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用的是贷款上学吗?学生贷款是怎么样的?
据了解,国内一些学校为了吸纳更有潜力的学生,也为了缓解一些家庭实际困难,鼓励并让学生自愿申请“学生贷款”。那么,学生贷款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贷款是国家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困难,实现教育助学政策的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建设银行发放、国家财政贴息、学校担保、银行直接划给学校,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颁发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研究生院在校支付的奖学金。
国家为了鼓励困难学生好好学习,减免后一部分学生的学费,同时向一部分家庭困难、努力学习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也为这些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增加这些学生的收入,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照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从国家层面来看,解决学生困难,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对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可另一方面,“学生贷款”也成为部分学生“读书的拦路虎”。
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体系。不过,相比一些国家实行的学生贷款减免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有金额上限,标准不够高,办理程序也比国家贷款烦琐。
同时,“学生和家长负连带的担保责任”,一旦家庭经济收人状况好转或学生毕业后,贷款人就有不还贷的逻辑动机。另外,由于缺乏第三方担保机构,信用贷款的风险不能转移,这对贷款组织(学校)和办理人员来说,都存在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像小梅这样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的贫困学生,难以做到及时还款。
于是,学生贷款就成为了一种“两不像”的产品:既不是单纯的助学贷款,也不是纯粹的信用贷款。在笔者看来,既然是助学贷款,就要有贷款的“气质”。当然,现在社会上对贫困生的教育关怀形式多种多样,不能强求一致。但有一点不能忘记:接受教育不仅是贫困生的权利,更是其义务。
而义务还款,是贫困生的必然选择。如果贫因生选择接受“非强制”性还贷方式,无疑是对这项爱心政策的一种“免费享受到底”的负面暗示。在“扶志”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扶智”。
一方面,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部门及学校相关管理机构应仔细甄别贷款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确保真正有经济困难的贫困生获得帮助。还要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实现学生贷款“一次办理,一年有效”,让学生少跑弯路。
另一方面,针对贷款学生毕业后可能有的“贪利性”心理,应设计合理的还贷时期和金额,使贫困生既不会因为不能还清贷款而成贫困原因而被困扰,也不会因为还清贷款而加重家庭负担。同时,为了落实责任,可以实行贷款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将货款学生的情况记录到学校成绩档案中,作为学生评奖、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只有做到这些,才可以使“学生贷款”真正走到大家身边,走到每一位学生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