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哪些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再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往来等,其中主要业务是再贷款和再贴现。
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项目。中央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和市场管理的需要,参与金融机构再贷款的期限分为1年期以内(含1年)、1至3年(不含1年和3年)和3年以上三个档次。贷款的用途分为解决金融机构头寸不足、短期资产移动、引进外资和基建投资四个部分。中央银行通过这一业务,改变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利息率水平,并最终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和投资水平,以实现中央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再贷款的特殊形式,是指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持由企业等向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而办理的贴现,从而对这些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通常,中央银行规定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真实票据。即那些由实际的商品交易而产生的短期支付凭证。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央银行对国民经济的支持符合政府的产业政策,防止中央银行的资金用于非生产部门。为了管理经济、调控市场,中央银行在再贴现的程序上、管理上通常都制定了特殊的规定,例如规定特殊的再贴现率。比再贷款的利率更低,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的工具。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放松对再贴现条件的限制,吸引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央银行的再贴现;而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时便采用相反的手段压低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再贴现业务在发达国家中使用不多,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信贷规模都很大,中央银行如果与某个金融机构做一笔大 数额的再贴现业务可能对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产生巨大影响,以致难以操作。再贴现这方式更多的使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与社会信贷规模相对都很小,中央银行采用再贴现方式影响国民经济的作用比较明显,而且易于操作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