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那些多元化类型?
从你的问题中,发现你也许是一位创业者的身份。所以以下就围绕创业者关心的几个问题来解答。 问题是:企业有那些多元化的类型?
回答:说到企业的多元发展,不得不讲到“资源约束”。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在一定资源限制条件下的发展,无论这个企业是初创的还是已经成熟的企业,它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我们所讲的企业多元化其实说的就是企业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各种要素)进行多种类经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那既然是多种类的经营,那么就有很多种行业可以选择,这时候企业就会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到底要发展哪些行业才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呢?
1.业务关联性原则 所谓业务关联性原则就是说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业务应该具有相关的背景和属性。只有相互之间存在某些联系或者相应属性的业务才能纳入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之中。否则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这样的多元化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某家制造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是生产汽车配件。那么虽然该企业目前拥有生产汽车刹车片的技术能力,同时由于汽车产业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发展,因此可以大胆地去扩张自己的业务范围,新增生产汽车减震器、汽车轮毂等经营范围。因为这些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用到该企业的核心工艺技术——粉末冶金加工技术。这就是一种业务的关联性原则。反之如果一家以生产电脑硬盘为主的企业去跨界做手机,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二者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太多交集。
2.市场潜力原则 任何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时候都必须面对市场的考验。对于企业多元化而言也是如此。企业所选择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必须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即这种产品或者服务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潜力。不然企业再怎么努力都可能是徒劳,甚至有可能越弄越惨! 这意味着企业多元化发展不能是盲目跟风的行为,而是基于企业对市场深度认知基础上所作出的理性抉择。比如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保健品业和家电业的“抢滩登陆战”,当时无数的企业都一窝蜂似地涌入保健品行业,希望可以在那个新兴市场中分一杯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把握机会,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与企业是否对市场需求有着准确把脉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关相关多元化,也称同心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原有技术、市场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在技术、生产、营销、服务、品牌等方面所拥有的实力和优势,向相关产品或相关市场扩张的战略。相关多元化是沿着最能产生共同效应的路径所实施的战略。
采用相关多元化战略,可以将企业现有的技术、生产、营销、服务、管理、品牌等方面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优势,转移到新业务中去,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这是多元化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最大动因。通过发挥企业资源和专长,把原有的技术、生产、销售、服务、管理方面的能力,用于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而且可以加快企业进入和占领新市场的速度,迅速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还可以转移企业的风险源,分散企业的市场风险。
一般来讲,相关多元化的战略利益与技术、市场的相关程度成正比,相关度越高,战略利益越大。由于市场、技术和管理的关联,降低了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成本,提高了经营的效率,降低了经营风险。所以有较大幅度的扩展企业经营范围,提高利润率的空间。
同心多元化战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 技术关联的多元化
企业利用其原有的技术与技能,在新产品或新业务上扩展经营,如钟表生产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上的优势进入医疗器械市场。
(二) 产品关联的多元化
企业利用其在原有产品上积累的技术与市场经验,向具有一定相关性或类似性的产品上扩展,如家电企业进入视听设备市场。
(三) 市场关联的多元化
企业利用其在原有市场中获得技术与渠道经验,进入与原有市场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新市场,开展新业务,如化妆品制造商进入化妆工具市场。
多元化战略的条件。企业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企业具有扩大规模的愿望,有与实施多元化战略相适应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如果企业不希望扩大规模,没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人力、财力准备,那么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企业所涉及的产业领域在技术、市场和管理上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现为:两个以上产业领域之间存在可以转移的信息、技术、生产工艺、研究或开发技能,以及能够通用的生产设备;顾客群部分重合或相似度很高,或具有相同渠道;两个产业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技术相通或相同。这种相关性越强,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就越可行,其战略利益越大。
第三,企业参与其中的产业是不稳定的或有周期性变化的产业,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分散风险。例如,钢铁行业与房地产、建筑行业存在天然的联系,所以钢铁企业进军房地产业,既可以利用原有顾客和分销渠道上的专有技术,又可以分散因钢铁行业不景气或产能过剩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