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好判断吗?
指数基金并不是一个“好不好判断”的问题。 判断是否买入或卖出,是对待确定性事件的态度问题(买和卖都是决策,都有风险)——这是理性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基于概率论的统计学思路。但指数基金作为一揽子股票的组合,其本质是一个概率问题,而非确定性问题。 所以讨论要不要买某个指数基金,本质上是在谈自己对未来股价预期(涨跌幅度和频率)的看法,是一种主观预期,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对指数基金的投资决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投资者对于未来走势的判断;二是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因素:我们对未来走势的判断。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未来的走势是无法预测的(巴菲特也只说能够预测60%的未来)。而且我们讨论的走势是中长期走势,更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历史走势进行大致判断。比如,如果你认为上证综指会上涨,那么历史上表现最佳的5只指数基金就可以作为一个备选清单,你可以从中选取你认为是涨得好的原因的那一只进行配置。
再看第二个因素: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这个问题的衡量相对来说比较直接,就是你愿意拿多少钱来投资这个标的。
最后,你需要有一个综合的思考:以多少的资金投入,参与这个市场,参与这种类型基金产品的交易。 当然,这只是最简化模型下的分析过程。真实的情况会比这复杂得多。
首先,你的看法未必和别人一样,你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操作、互相监督。 这意味着你要找到有相同价值观、相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一起投资。
其次,每个人的投资期限不同,这会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差别——有些人是急功近利的,有些人是长期持有的。 最后,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人。主动管理型基金并不适合所有人,而指数型基金作为一种被动型的基金产品,则更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 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投资目标并非专业级别的资产增值。他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加上合理的资产配置,来保障家庭生活稳定增长即可。
而对于那些已有一定理财经验,且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言,选择指数型基金作为自己的理财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指数型基金能较好地克服选股困难的问题。通过购买指数,让专业人士帮你选股并定期调整组合,可以有效降低个人的主动选股错误。即使遇到行情不好或者单边下跌的形势,也可以通过基金的减仓和空仓应对,减少个人选股失误带来的损失。 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指数化策略构建自己的资产组合,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波动,平滑风险,实现稳健增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