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机构如何拉投资?
我参加过一次这样的会议,是关于养老健康的。 会场座无虚席,有政府官员、医疗机构行业专家、社会办医代表和保险公司代表等。 主持人上来介绍了基本情况后,开始请行业专家发表意见。 “……我觉得现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政策原因有以下几点……” 大家听着认真的样子,有的还做着笔记。 我有点疑惑,这政策已经出来了,怎么听这话像还没有完全落地的样子?
果然,这位专家话锋一转—— “……但是,我也看到有一些新闻,比如说某某地方限制民营医院发展或者打击私立医院,所以我上面讲的这些可能还要打个折扣。” 场内发出一阵低沉的叹息声,有人懊悔自己刚才没记笔记,有人担心新开的民营诊所怎么办,也有人暗自高兴自己先下手为强—— 反正我是觉得这些专家真会讲,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上,说得任何项目都符合政策又需要谨慎的样子。
接下来是民营医院代表讲话。 “……我很庆幸自己在刚入行的时候就选择了民营医院,因为我觉得民营医院比公立更有活力,更能迎合市场……” 听完这句话全场都有点惊掉下巴,原来民营医院还有这种代表,不跟着政策走反倒是迎合市场?真是敢想敢说。
紧接着这位代表还说了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来诠释他的“敢于创新”—— “如果我们不把老人带到医院里,而是把医院搬到老人的家里,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中医走向国际的第一步呢?!” (注:该代表可能是出于传播的需要稍微夸大了一点,实际上将中药送到国外患者的例子是有,但送中医整体到外国人生活中的案例目前应该还没有) 听完这个代表的话,我忽然觉得刚才的行业专家好像也不至于那么可恶了,他们也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想着怎么把行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吧。
所以后来这个会议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也就是几个领导点名批评了一些违规企业,谴责了几家没有尽到社会责任的企业,然后会后几家媒体集体发声批判那些违规企业。 而所谓的投资,我认为应该是从决策者层面才谈得到,普通百姓投入的所谓善款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改变了路径的税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