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股票是大盘股?
大盘股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流通市值在10亿元以上或总市值在50亿元以上的个股称为大盘股,通常这些个股的规模很大、流动性好且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而中小盘股则是指流通市值在5亿元以下的个股。 另外,由于A股市采用“市值加权”计算平均股价的方法,因此不同个股对指数的影响力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盘股的权重较大,其涨跌对指数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而中小盘股的涨跌对指数影响较小。
2019年4月我国A股流通市值前10名的股票如下: 上证综指于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并一直沿用至今,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的开盘价起点为100点,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和行情走势来看,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大约在13倍左右(数据来源:同花顺)。 因此从当前情况来看,上交所的大部分股票都属于大盘股范畴,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注意控制风险。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是我国主要证券交易场所之一,深交所设立初期只有一个板块——深证综合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目前的深证成份指数、中小板和创业板三大板块。截至2019年6月底,深交所累计上市公司2075家,其中主板公司876家,中小企业板660家,创业板539家;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总市值分别为65.4万亿元、19.3万亿元和11.5万亿元,分别占沪深两市总量的59%、55%和64%。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中小板的定义可知,中小板的特征是上市股份总额不少于5亿元(含5亿元)并且少于10亿元,股票代码后两位不带“ST”或者“*ST”;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板个股都符合上述标准。
2019年6月末沪深两市非ST和非*ST的非退市股中有25.03%属于中小板。 根据深交所网站发布的数据可知,截止2019年一季度末,创业板流通市值排名前10的股票如下: 自深交所成立以来就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交易所,其绝大部分个股都是中小盘股,因此如果投资者想投资创业板的话可重点关注一下中小盘股的涨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