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什么背景?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20年风云人物”(2015) ,“2014年度最具社会责任基金公司”, “2013年度最佳私募基金管理人”———这是近两年博时获得的奖项。 而早在2011年和2012年,《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分别以“打造基金业的‘航空母舰’”、“基金业黄埔军校”称之。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博时的发展与时代脉搏紧密结合,见证并推动着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 一、成立:赶上下海的时代 1998年底,在国务院批准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消息公布后不久,原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四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批准设立外币投资基金(QFII),允许合格的外资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于国内证券市场。由此,外资金融机构开始有机会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
此前一年,中央刚刚作出扩大开放、引入外资的重大决策;而在此后五年里,将有近两百户外资金融机构获准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带来近千亿美元的资金。 彼时,正赶上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
作为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成果,中国迎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民营企业出海收购浪潮。这些企业的老板们大多白手起家,靠胆识和智慧创造亿万财富,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但这些人在金融和投资领域往往小白一枚。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博时这样的专业基金管理机构,请专业人士代为实施对外投资。这也是如今私募股权基金(PE)和创业投资基金(VC)兴起的前身。 当时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带着钱包来谈合作的,表示如果投资回报能达到15%以上就挺满意了。但他们不知道,或者不在意,这已经高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水平了。
二、发展:赶上了政策扶持的行业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有银行及保险公司等陆续开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07年起中外金融机构合作举办理财产品,通过代理发行、销售金融产品,以及托管、清算、结算、投资顾问、资产评估、审计等多项业务合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开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博时的业务发展。 从最初的单一基金管理,到同时提供全系列资管服务,再到如今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和新科技,博时一直在顺势而为,努力追赶行业发展步伐。
三、转型:赶上了去产能化和供给侧改革 在中国经济换挡降速、结构性去产能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作为金融行业的一员,如何发挥优势、把握机会、有效应对挑战,对博时而言是一个新的命题。
而早在2010年,博时就已经开始进行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适时地完成了由纯公募基金向公募基金和资产管理并重的转型,并于当年推出了首只公募基金——博时黄金ETF。随后几年,博时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相继成立了多个资管子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形成了包括公募基金、基本养老基金、专户理财、QDII、FOF、慈善信托等多品种、多层级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