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需要审核吗?
“独角兽”的定义,国内比较认可的是2013年夏塞尔(Sears)等人在《金融研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The Unicorn Revisited: New Evidence on the Value and Risk of Start-up Companies》中提出的定义——被评估企业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检验,全国大概有65家企业是“独角兽”;如果加上尚未披露估值的信息但被投资机构广泛看好并且已经有较大规模交易的企业,可能接近200家甚至更多。这些企业的行业分布很广。 这些企业当然应该算是“高价值企业”了!但是是不是“最需要政府帮助的高价值企业”呢?恐怕不见得如此简单。
首先,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创业型企业或者早期发展阶段的企业,它们当中很多可能在某个阶段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失败,也就是说,它们当中有很多也许最后并不能真正成长为“巨人”。再者,虽然这些企业都很有“潜力”,但是实际上目前也仅仅只有少数几家的“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和携程。而另外一些企业虽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从商业潜力的角度来说,它们前期的“估值”确实已经反映了这种成长性,比如说华谊兄弟、恒大、乐百氏等。
如果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许会更加清晰一点。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会投资创业型企业(start up)或者初具规模的企业(scale up),所投项目数量通常很少,一般每个创业团队只投放一两次,所以一旦成功率较高的话,往往会收获比较大的回报。但是,由于风险投资所投的项目往往都具有比较高的成长性和潜在的价值增长点,所以这些企业一般也被视作是“高价值企业”。 但是与创业型企业不同,当企业进入成熟期以后,它的价值创造能力其实已经不太能够用“估值”水平来完全准确进行测度了。因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看它能否不断创收并有效运用资金,实现现金流的正增长。如果一家企业市值很高但却不能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入,那么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价值创造能力”是很弱的。 而对于“最需要政府帮助的高价值企业”来说,也许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尤其是拥有原创技术或者商业模式而且受到风险资本青睐的企业,它们往往是未来增长潜力最大的群体,当然也应该是最需要政府支持的对象。